2月8日,天气寒冷,兴义八中校门口,高三学生经测量体温、消毒、扫码等严格防疫措施后,顺利进入校园,开启新征程。兴义市的其它高中高三莘莘学子也顺利入学,在安全的环境中勤奋学习,迎接今年即将到来的高考。
面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复杂严峻态势,全市教育系统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迅速启动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坚决阻止疫情传播扩散,确保一方平安。
强化措施 周密部署
召开会议,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以工作会议、局党组会、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及教育厅疫情防控精神。印发《兴义市教育系统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2021年新修订)》《兴义市教育局致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一系列文件通知,对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及时成立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教育系统工作专班进行调整充实,指导统筹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
兴义中学高三学生入学场景
强化管控,减少聚集。每学期,及时下发《兴义市2021年中小学(园)开学工作方案》等文件方案,要求所有正在经营培训机构一律暂停,各级各类学校一律不得提前开学或开展其它聚集活动。要求全市广大师生员工非紧急不出州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确有必要外出的,严格履行备案审批手续。
精准排查,加强监测。建立完善全市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和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扎实开展近期往来疫情中高风险区地方的人员信息排查,实现师生动态监测管控。针对这些人员,已由所在单位重点管理,督促到社区登记备案,在落实属地管控措施的基础上,认真实行核酸检测和居家健康监测。
接种疫苗,筑牢屏障。为切实筑牢校园疫苗屏障,按照国家、省、州、市有关疫苗接种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应接尽接”“应接早接”。目前,全市211045名3-17岁在校(园)学生中,3-5岁的36202名在园儿童已接种第一针疫苗的有32584人,阶段接种工作正有序推进中;174843名6-17岁在校学生中,除禁忌学生外,其余167305已完成全程接种;9439名18岁及以上在校学生中,除禁忌学生外,已全程接种的有9050人;全市所有教职工均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除禁忌人员外),现在已有7443人接种加强针,坚决织牢校园疫苗屏障,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储备物资,保障有力。按照防疫要求,各类疫情防控物资足额配备到位。目前,全市中小学防疫物资库存充足,按标准配备了防护服、护目镜(每校4副/套),并购置了足量医用外科口罩,确保学校日常防疫工作有效开展。其中,口罩库存1339424个,防护服库存2995套,护目镜库存2321个,一次性手套库存250869个,洗手液库存14354瓶,免洗手液库存16021瓶,84消毒液库存51832.272升,酒精库存21673.49升,测温门70道,温度计库存6693支,体温枪库存4258把。
持续督查,堵塞漏洞。建立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制度,持续开展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大督查、大排查活动。2021年,赴全市各校开展专项督查20余次。寒假期间督导检查中小学校视察疫情防控情况和2022年春季开学准备情况,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科学研判 平安开学
目前,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对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带来极大的风险挑战,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任务非常艰巨。当下,全市教育系统紧紧抓住寒假期间这一有利窗口。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以最快的反应、最严的管控、最实的举措,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扩散,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坚决守住校园内“零感染、零传播”底线。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平安开学。
坚持科学研判,认真做好开学准备各项工作。坚持“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审慎研判春季学期开学形势,各学校提前研究部署开学方案。对外出一般省外的师生,确保开学当天之前,全市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含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保安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14天以上,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对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有阳性感染者地区旅居史的师生,返岗返校前,须严格根据分类管理原则实行14+14+12或3+2后,方可按程序入校返岗。开学时,逐人查验14天以上的居家健康监测证明、一码一卡(行程卡、健康码)、一人一档,审核资料合格后,所有人员返校返岗。这是做好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师生员工是安全的,是具备返校条件的,才能真正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不让病毒进校园。
兴义二中高三学生入学场景
切实加强演练,持续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防疫人员提前到岗到位,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培训,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和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各校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疫情应急处置水平。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围绕开学前、开学当日及开学后各个阶段,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安全”为目标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模拟正常开学场景,提前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隐患考虑更加全面,把应对处置措施制定完善。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原则。突出重点环节,按照防控流程,认真组织开展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把各项防控措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力争在实战时将疫情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把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坚持好学校与就近医疗机构定点联系制度,在开学前及开学后,协调医疗机构派遣医护人员,到学校进行疫情防控专业指导并协助开展防疫工作
开展宣传教育,凝聚疫情防控思想共识。疫情与灾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牢固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摒弃侥幸松懈心理,提高防护意识,主动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加强居家和出行防护,主动配合学校做好信息排查,及时上报个人行踪和健康状况,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前往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市。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进入封闭管控区域。落实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验码测温和配合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收发快递、接触冷链物品时做好防护消毒。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和权威渠道公布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密切接触、次密切接触情形和疑似症状,以及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要立即向所在单位、当地社区或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并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配合做好个人核酸检测、隔离等措施。坚定必胜信心,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接种疫苗,做到“应接早接”,并向身边家人、朋友宣传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共同筑牢校园免疫屏障。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继续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教育活动。强化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展现新时代学生精神风貌。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思想共识,积极营造人人都为疫情防控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注重多病共防,筑牢“人、物、环境”同防安全网。各学校增强疫情防控下的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意识,强化教室、卫生间、食堂、宿舍、图书室等重点场所环境监测,通风换气和消杀工作,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消毒知识技能培训,完善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做好诺如病毒、肺结核、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切实强化阵地意识,做到严防死守,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严格管控学校校门。强化校园网格化管理,细化明确每个楼层、教室、宿舍等网格负责人及职责。做好信息上报,强化巡查监督,坚持“人物同防”,实行快递外卖不进门、运输车辆不进校,对物流行业人员、物品、车辆严格检测,做好消毒处置。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开学后,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室、卫生间、楼梯、办公室、会议室、门岗等关键区域进行清洁通风,增加消杀频次,确保不留死角和安全隐患。严格限制大型活动,所有学校一律不准提前开学。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不断优化学校食堂布局流程、改善基本设施设备条件,提高学校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开学前,对学校食堂环境和食品原料储存情况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清除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的原材料。切实规范加工制作行为,不得使用进口冷链食品和高风险食品原料,坚决防范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和新冠病毒冷链传播渠道。
严格落实责任,推动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常态长效、深入开展。各学校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在寒假期间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拧紧责任链条。逐级明确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压力传导到人。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树立“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是渎职”的工作导向,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工作失职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通过追责问责,压实各级责任,着力推动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深入持续开展。
兴义六中高三学生入学场景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教育系统须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正确指导下,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确保春季平安开学。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兴义市教育局 罗振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2月8日,天气寒冷,兴义八中校门口,高三学生经测量体温、消毒、扫码等严格防疫措施后,顺利进入校园,开启新征程。兴义市的其它高中高三莘莘学子也顺利入学,在安全的环境中勤奋学习,迎接今年即将到来的高考。
面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复杂严峻态势,全市教育系统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迅速启动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坚决阻止疫情传播扩散,确保一方平安。
强化措施 周密部署
召开会议,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以工作会议、局党组会、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及教育厅疫情防控精神。印发《兴义市教育系统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2021年新修订)》《兴义市教育局致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一系列文件通知,对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及时成立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教育系统工作专班进行调整充实,指导统筹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
兴义中学高三学生入学场景
强化管控,减少聚集。每学期,及时下发《兴义市2021年中小学(园)开学工作方案》等文件方案,要求所有正在经营培训机构一律暂停,各级各类学校一律不得提前开学或开展其它聚集活动。要求全市广大师生员工非紧急不出州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确有必要外出的,严格履行备案审批手续。
精准排查,加强监测。建立完善全市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和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扎实开展近期往来疫情中高风险区地方的人员信息排查,实现师生动态监测管控。针对这些人员,已由所在单位重点管理,督促到社区登记备案,在落实属地管控措施的基础上,认真实行核酸检测和居家健康监测。
接种疫苗,筑牢屏障。为切实筑牢校园疫苗屏障,按照国家、省、州、市有关疫苗接种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应接尽接”“应接早接”。目前,全市211045名3-17岁在校(园)学生中,3-5岁的36202名在园儿童已接种第一针疫苗的有32584人,阶段接种工作正有序推进中;174843名6-17岁在校学生中,除禁忌学生外,其余167305已完成全程接种;9439名18岁及以上在校学生中,除禁忌学生外,已全程接种的有9050人;全市所有教职工均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除禁忌人员外),现在已有7443人接种加强针,坚决织牢校园疫苗屏障,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储备物资,保障有力。按照防疫要求,各类疫情防控物资足额配备到位。目前,全市中小学防疫物资库存充足,按标准配备了防护服、护目镜(每校4副/套),并购置了足量医用外科口罩,确保学校日常防疫工作有效开展。其中,口罩库存1339424个,防护服库存2995套,护目镜库存2321个,一次性手套库存250869个,洗手液库存14354瓶,免洗手液库存16021瓶,84消毒液库存51832.272升,酒精库存21673.49升,测温门70道,温度计库存6693支,体温枪库存4258把。
持续督查,堵塞漏洞。建立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制度,持续开展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大督查、大排查活动。2021年,赴全市各校开展专项督查20余次。寒假期间督导检查中小学校视察疫情防控情况和2022年春季开学准备情况,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科学研判 平安开学
目前,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对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带来极大的风险挑战,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任务非常艰巨。当下,全市教育系统紧紧抓住寒假期间这一有利窗口。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以最快的反应、最严的管控、最实的举措,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扩散,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坚决守住校园内“零感染、零传播”底线。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平安开学。
坚持科学研判,认真做好开学准备各项工作。坚持“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审慎研判春季学期开学形势,各学校提前研究部署开学方案。对外出一般省外的师生,确保开学当天之前,全市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含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保安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14天以上,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对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有阳性感染者地区旅居史的师生,返岗返校前,须严格根据分类管理原则实行14+14+12或3+2后,方可按程序入校返岗。开学时,逐人查验14天以上的居家健康监测证明、一码一卡(行程卡、健康码)、一人一档,审核资料合格后,所有人员返校返岗。这是做好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师生员工是安全的,是具备返校条件的,才能真正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不让病毒进校园。
兴义二中高三学生入学场景
切实加强演练,持续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防疫人员提前到岗到位,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培训,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和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各校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疫情应急处置水平。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围绕开学前、开学当日及开学后各个阶段,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安全”为目标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模拟正常开学场景,提前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隐患考虑更加全面,把应对处置措施制定完善。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原则。突出重点环节,按照防控流程,认真组织开展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把各项防控措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力争在实战时将疫情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把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坚持好学校与就近医疗机构定点联系制度,在开学前及开学后,协调医疗机构派遣医护人员,到学校进行疫情防控专业指导并协助开展防疫工作
开展宣传教育,凝聚疫情防控思想共识。疫情与灾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牢固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摒弃侥幸松懈心理,提高防护意识,主动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加强居家和出行防护,主动配合学校做好信息排查,及时上报个人行踪和健康状况,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前往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市。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进入封闭管控区域。落实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验码测温和配合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收发快递、接触冷链物品时做好防护消毒。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和权威渠道公布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密切接触、次密切接触情形和疑似症状,以及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要立即向所在单位、当地社区或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并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配合做好个人核酸检测、隔离等措施。坚定必胜信心,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接种疫苗,做到“应接早接”,并向身边家人、朋友宣传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共同筑牢校园免疫屏障。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继续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教育活动。强化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展现新时代学生精神风貌。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思想共识,积极营造人人都为疫情防控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注重多病共防,筑牢“人、物、环境”同防安全网。各学校增强疫情防控下的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意识,强化教室、卫生间、食堂、宿舍、图书室等重点场所环境监测,通风换气和消杀工作,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消毒知识技能培训,完善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做好诺如病毒、肺结核、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切实强化阵地意识,做到严防死守,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严格管控学校校门。强化校园网格化管理,细化明确每个楼层、教室、宿舍等网格负责人及职责。做好信息上报,强化巡查监督,坚持“人物同防”,实行快递外卖不进门、运输车辆不进校,对物流行业人员、物品、车辆严格检测,做好消毒处置。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开学后,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室、卫生间、楼梯、办公室、会议室、门岗等关键区域进行清洁通风,增加消杀频次,确保不留死角和安全隐患。严格限制大型活动,所有学校一律不准提前开学。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不断优化学校食堂布局流程、改善基本设施设备条件,提高学校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开学前,对学校食堂环境和食品原料储存情况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清除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的原材料。切实规范加工制作行为,不得使用进口冷链食品和高风险食品原料,坚决防范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和新冠病毒冷链传播渠道。
严格落实责任,推动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常态长效、深入开展。各学校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在寒假期间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拧紧责任链条。逐级明确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压力传导到人。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树立“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是渎职”的工作导向,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工作失职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通过追责问责,压实各级责任,着力推动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深入持续开展。
兴义六中高三学生入学场景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教育系统须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正确指导下,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确保春季平安开学。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兴义市教育局 罗振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