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公室主任夏泽翰发布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全球价值共识》。
以下为内容全文:
我们,各承办方,应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执行委员会邀请,召开“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于2025年7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贵阳市现场和视频会晤。共同关注和探讨全球地质公园的建设,为促进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地质瑰宝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遗产,见证了地球的沧桑巨变。地质公园承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使命,在保护地质遗迹、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70年来的持续研究揭示,贵州盘县、兴义(中三叠世)与关岭(晚三叠世)三大海生爬行动物生物群为主的三叠纪化石群,完整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建历程,是生命演化的时空密码,具有全球核心价值。
一、历史发现
1957年,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在中国贵州兴义顶效村三叠系地层中发现8块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次年杨钟健命名为“胡氏贵州龙”,填补了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发现空白,拉开了中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
1995年,兴义以全球唯一同时出土海洋性动物与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独特价值,获誉“中国龙乡”。此后,1998年关岭出土2.4亿年前的鱼龙化石,2006年关岭新铺镇发现晚三叠世(2.2-2.3亿年前)海生爬行动物与海百合化石群,其规模与完整度为全球同期地层罕见,堪称研究远古海洋生态的“天然实验室”。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了系统发掘、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及地质公园建设,证实“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对海洋生态复苏的关键实证意义;发现“中国始喙龟”等重要化石,填补重要类群演化环节。
二、核心价值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是:
(一)是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构建的全球范例,关键转折阶段的全球模式地: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关岭生物群呈现了构建以四足动物作为顶级捕食者的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转折期全过程,展现了四足动物登顶海洋食物链演化的完整历程,是研究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全球范本。
(二)是海生爬行动物从近岸向远洋生态演化的实证: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和关岭生物群化石群序列清晰展现了海生爬行动物从适应浅海生活转向大洋巡游、游向全球的生态演化实证。
(三)是古海洋生物全球交流与演化的枢纽:地处特提斯大洋和盘古大洋交汇处的贵州,既有与西特提斯生物大区、又有与东盘古大洋生物大区有亲缘联系的动物类群化石,而且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龟、飞鱼等,是相应现生动物类群的祖先。这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交流与演化的实证,是研究全球古海洋生物迁徙与基因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是全球化石类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的标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涵盖了7大门类200余种化石,保存着精美的三维立体形态,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是迄今全球最大的生态群落标本,还原了古海洋食物链的全貌。具有研究全球古海洋生物时间跨度更长、类群更全、演化序列更连续的无可替代核心优势。
因此,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保存了数量巨大、完整精美、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化石类群,包括海生爬行动物、鱼类、海百合、菊石、双壳等众多门类,是全球罕见的世界级化石宝库,对我们理解地球历史上这一非凡时期的生命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国际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未来展望
2019年,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2023年,兴义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这些国际认可进一步凸显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在全球自然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共同呼吁: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促进更多更广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揭示生命演化的奥秘。加大对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保护,携手推动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共同守护这一承载地球生命奥秘的自然瑰宝,为全人类留下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而努力,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自然遗产。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来源 ‖ 动静贵州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2025年7月5日,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公室主任夏泽翰发布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全球价值共识》。
以下为内容全文:
我们,各承办方,应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执行委员会邀请,召开“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于2025年7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贵阳市现场和视频会晤。共同关注和探讨全球地质公园的建设,为促进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地质瑰宝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遗产,见证了地球的沧桑巨变。地质公园承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使命,在保护地质遗迹、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70年来的持续研究揭示,贵州盘县、兴义(中三叠世)与关岭(晚三叠世)三大海生爬行动物生物群为主的三叠纪化石群,完整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建历程,是生命演化的时空密码,具有全球核心价值。
一、历史发现
1957年,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在中国贵州兴义顶效村三叠系地层中发现8块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次年杨钟健命名为“胡氏贵州龙”,填补了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发现空白,拉开了中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
1995年,兴义以全球唯一同时出土海洋性动物与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独特价值,获誉“中国龙乡”。此后,1998年关岭出土2.4亿年前的鱼龙化石,2006年关岭新铺镇发现晚三叠世(2.2-2.3亿年前)海生爬行动物与海百合化石群,其规模与完整度为全球同期地层罕见,堪称研究远古海洋生态的“天然实验室”。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了系统发掘、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及地质公园建设,证实“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对海洋生态复苏的关键实证意义;发现“中国始喙龟”等重要化石,填补重要类群演化环节。
二、核心价值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是:
(一)是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构建的全球范例,关键转折阶段的全球模式地: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关岭生物群呈现了构建以四足动物作为顶级捕食者的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转折期全过程,展现了四足动物登顶海洋食物链演化的完整历程,是研究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全球范本。
(二)是海生爬行动物从近岸向远洋生态演化的实证: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和关岭生物群化石群序列清晰展现了海生爬行动物从适应浅海生活转向大洋巡游、游向全球的生态演化实证。
(三)是古海洋生物全球交流与演化的枢纽:地处特提斯大洋和盘古大洋交汇处的贵州,既有与西特提斯生物大区、又有与东盘古大洋生物大区有亲缘联系的动物类群化石,而且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龟、飞鱼等,是相应现生动物类群的祖先。这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交流与演化的实证,是研究全球古海洋生物迁徙与基因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是全球化石类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的标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涵盖了7大门类200余种化石,保存着精美的三维立体形态,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是迄今全球最大的生态群落标本,还原了古海洋食物链的全貌。具有研究全球古海洋生物时间跨度更长、类群更全、演化序列更连续的无可替代核心优势。
因此,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保存了数量巨大、完整精美、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化石类群,包括海生爬行动物、鱼类、海百合、菊石、双壳等众多门类,是全球罕见的世界级化石宝库,对我们理解地球历史上这一非凡时期的生命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国际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未来展望
2019年,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2023年,兴义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这些国际认可进一步凸显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在全球自然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共同呼吁: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促进更多更广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揭示生命演化的奥秘。加大对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保护,携手推动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共同守护这一承载地球生命奥秘的自然瑰宝,为全人类留下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而努力,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自然遗产。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来源 ‖ 动静贵州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