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搬迁路上有你我‖话到心里事自成

搬迁路上有你我‖话到心里事自成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印象黔西南 | 2019-06-15 11:20    [原创]

对于孔庆宇来说,3月9日,无疑是一个值得让人高兴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里,他和他的同伴湛国方、杨明、周正林、江成等人用自己也是搬迁户的身份和搬迁后的好处不但成功的说服了龙山镇巧岭村平寨下打六的潘先泽夫妇同意搬迁,还让这对夫妇言归于好,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孔主任,不管我老婆同不同意搬迁,反正我是要搬的!你能不能抽个时间来我老家做一下我老婆的思想工作,我主意已定,她如果实在不同意搬迁,大不了我们离婚,我都说了,不要她做事,只要她带好几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我愿意每天给她50元钱作为零花钱,但她硬是油盐不进,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问题主要是出在孩子的外婆那里!

3月8日,19:40分,一行人从钱相街道办出发,直奔巧岭平寨下打六,周正林、杨明、湛国方同乘一辆车,孔庆宇、潘先泽外婆及潘先泽的三个孩子乘一辆车。

路上。

孔庆宇:婆婆,你今天也去看过房子了,你感觉怎么样?

潘先泽外婆:房子很好的嘛!

孔庆宇:房子好在什么地方呢?

潘先泽外婆:上街方便,孩子读书也近!

孔庆宇:不知道潘先泽带你去看他们公司开的大超市没有?

潘先泽外婆: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哦,我和小平(潘先泽乳名)的姑奶今天去贞丰走亲戚回来,她姑奶还没有来新房子看过,我们就约起来了,是打摩托车过来的,她老人家会晕车,只能坐摩托车,来得有点晚,小平倒是和我说过,只是她姑奶忙着回家,所以就没有得去看了。

孔庆宇:对小平搬过来钱相,婆婆是怎么看的?

潘先泽外婆:小平老实得很,怕他搬过来了,不会做什么,日子过不下去,苦了我女儿!

孔庆宇:其实,只要他们夫妻不懒,在老家能够生活得下去,搬出来之后会过得更好,他入股了物业公司,是大股东之一,公司开起了自己的超市,每天的收入不少,你今天也看到了,有一个培训学校来租公司的会议室办培训班,光租金就是二万多元,搬出来以后,可以到铁合金厂打工,也可以到白芨基地、蔬菜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做工,比在家里种谷子强多了孔主任,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就是把我儿子杨天朝也想办法搬到钱相去,杨天朝会修车,会安装监控、从事卖家具也有好几年了,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帮个忙,让杨天朝也搬出来。

20:56到达潘先泽家里,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了出来,吃过饭后,大家直奔主题。

潘先泽妻子:潘先泽家弟兄多,分得的土地少,都在去外面打工赚钱才养得活一家人,我是担心搬钱相去了找不到事情做,那一家人真的要饿饭了。

湛国方:我一个近六十岁的老头子都不担心,你年纪轻轻,干嘛会有这个担心哦。

周正林:论年龄,我比你们夫妻略长一点,但看得出来,你们非常能干的,在这里是靠打工维持生活,那搬出去之后,同样也是靠打工维持生活,不想搬出去,总是有自己的原因的,能不能和我们大家聊一聊不想搬的原因到底是哪样呢?

潘先泽妻子:我们起这个房子的时候,家里的路还没有修好,建这个房子,我们很辛苦,也很不容易。搬出去要拆房子,心里有些难受。

周正林:虽然说路和原来相比,有很大的变化,但和钱相比起来,这里的路还是差钱相差得远,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吧。再说,今天我们在路上也了解到了,孩子们读书要跑到巧岭小学去读,开车都要开很长时间,别说孩子们都是走路了,我们今天是精谁扶贫户,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少点什么,不是我们比别人懒,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读书少,我们这一代算过来,但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点的教育环境,说到房子,也不怕弟妹生气,我家有两栋房子,一个瓦房,一个平房,瓦房虽然是旧的,但我对房子已经进行过完全翻修,和新房子没有什么区别,平房是2012年才建的,占地面积300多个平方,房子不算大,但围墙围起的院子宽,你兄弟杨明去我家里看过,应该是比你家这个大得多,这样的房子根本值不了多少钱,在我看来,我老家的房子根本比不上我们在钱相分得的房子值钱,再说农村的房子,自己住还凑合,卖出去不值钱,想买的人出不起钱,有钱买的人,人家又看不起这些穷山恶水的地方。

杨明:我们是一个寨子的,你家的土地情况我清楚,表嫂你搬不搬都得去打工才行,我表哥是做生意的,在街上做生意总比在我们这个地方做生意要强得多,外婆那里很偏心哈,小明表哥那里,他一个劲的鼓励他搬,你这里,他又不同意你搬。

潘先泽妻子:外婆他原来不清楚那边的情况嘛!

孔庆宇从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给大家算细帐,从在家搞养殖、种植给大家算细帐。

最后,大家相约,钱相见!

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文:孔庆宇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奉献青春,圆梦信合,我们一直在路上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搬迁路上有你我‖话到心里事自成

搬迁路上有你我‖话到心里事自成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印象黔西南 | 2019-06-15 11:20    [原创]

对于孔庆宇来说,3月9日,无疑是一个值得让人高兴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里,他和他的同伴湛国方、杨明、周正林、江成等人用自己也是搬迁户的身份和搬迁后的好处不但成功的说服了龙山镇巧岭村平寨下打六的潘先泽夫妇同意搬迁,还让这对夫妇言归于好,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孔主任,不管我老婆同不同意搬迁,反正我是要搬的!你能不能抽个时间来我老家做一下我老婆的思想工作,我主意已定,她如果实在不同意搬迁,大不了我们离婚,我都说了,不要她做事,只要她带好几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我愿意每天给她50元钱作为零花钱,但她硬是油盐不进,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问题主要是出在孩子的外婆那里!

3月8日,19:40分,一行人从钱相街道办出发,直奔巧岭平寨下打六,周正林、杨明、湛国方同乘一辆车,孔庆宇、潘先泽外婆及潘先泽的三个孩子乘一辆车。

路上。

孔庆宇:婆婆,你今天也去看过房子了,你感觉怎么样?

潘先泽外婆:房子很好的嘛!

孔庆宇:房子好在什么地方呢?

潘先泽外婆:上街方便,孩子读书也近!

孔庆宇:不知道潘先泽带你去看他们公司开的大超市没有?

潘先泽外婆: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哦,我和小平(潘先泽乳名)的姑奶今天去贞丰走亲戚回来,她姑奶还没有来新房子看过,我们就约起来了,是打摩托车过来的,她老人家会晕车,只能坐摩托车,来得有点晚,小平倒是和我说过,只是她姑奶忙着回家,所以就没有得去看了。

孔庆宇:对小平搬过来钱相,婆婆是怎么看的?

潘先泽外婆:小平老实得很,怕他搬过来了,不会做什么,日子过不下去,苦了我女儿!

孔庆宇:其实,只要他们夫妻不懒,在老家能够生活得下去,搬出来之后会过得更好,他入股了物业公司,是大股东之一,公司开起了自己的超市,每天的收入不少,你今天也看到了,有一个培训学校来租公司的会议室办培训班,光租金就是二万多元,搬出来以后,可以到铁合金厂打工,也可以到白芨基地、蔬菜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做工,比在家里种谷子强多了孔主任,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就是把我儿子杨天朝也想办法搬到钱相去,杨天朝会修车,会安装监控、从事卖家具也有好几年了,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帮个忙,让杨天朝也搬出来。

20:56到达潘先泽家里,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了出来,吃过饭后,大家直奔主题。

潘先泽妻子:潘先泽家弟兄多,分得的土地少,都在去外面打工赚钱才养得活一家人,我是担心搬钱相去了找不到事情做,那一家人真的要饿饭了。

湛国方:我一个近六十岁的老头子都不担心,你年纪轻轻,干嘛会有这个担心哦。

周正林:论年龄,我比你们夫妻略长一点,但看得出来,你们非常能干的,在这里是靠打工维持生活,那搬出去之后,同样也是靠打工维持生活,不想搬出去,总是有自己的原因的,能不能和我们大家聊一聊不想搬的原因到底是哪样呢?

潘先泽妻子:我们起这个房子的时候,家里的路还没有修好,建这个房子,我们很辛苦,也很不容易。搬出去要拆房子,心里有些难受。

周正林:虽然说路和原来相比,有很大的变化,但和钱相比起来,这里的路还是差钱相差得远,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吧。再说,今天我们在路上也了解到了,孩子们读书要跑到巧岭小学去读,开车都要开很长时间,别说孩子们都是走路了,我们今天是精谁扶贫户,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少点什么,不是我们比别人懒,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读书少,我们这一代算过来,但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点的教育环境,说到房子,也不怕弟妹生气,我家有两栋房子,一个瓦房,一个平房,瓦房虽然是旧的,但我对房子已经进行过完全翻修,和新房子没有什么区别,平房是2012年才建的,占地面积300多个平方,房子不算大,但围墙围起的院子宽,你兄弟杨明去我家里看过,应该是比你家这个大得多,这样的房子根本值不了多少钱,在我看来,我老家的房子根本比不上我们在钱相分得的房子值钱,再说农村的房子,自己住还凑合,卖出去不值钱,想买的人出不起钱,有钱买的人,人家又看不起这些穷山恶水的地方。

杨明:我们是一个寨子的,你家的土地情况我清楚,表嫂你搬不搬都得去打工才行,我表哥是做生意的,在街上做生意总比在我们这个地方做生意要强得多,外婆那里很偏心哈,小明表哥那里,他一个劲的鼓励他搬,你这里,他又不同意你搬。

潘先泽妻子:外婆他原来不清楚那边的情况嘛!

孔庆宇从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给大家算细帐,从在家搞养殖、种植给大家算细帐。

最后,大家相约,钱相见!

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文:孔庆宇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奉献青春,圆梦信合,我们一直在路上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