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茶话‖三毛

放入杯中时还是一些不起眼的揉紧了的小颗粒,经开水轻轻一冲,颗粒们便渐渐苏醒过来,伸展成一片片鲜活的小树叶。再稍等片刻,随着杯中热气升腾,一股千变万化的鲜、爽、净、甜与香味便扑鼻而来。

2023-08-20 20:43

啄木成大观‖陈松

贵州偏居一隅。木艺初始传入,仅仅是为了啄木成舟,达到人畜粮渡河以达彼岸的目的。随着岁月的推移,慢慢地,木艺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锅底河村的许多人家,都有木艺傍身且技艺非同凡响。于是,匠人的身影便随处可见了。安龙的永历皇宫,兴义的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南龙古寨,天下布依景区等建筑远近闻名,均留下了他们卓杰的技艺。当然,他们精心打造的精巧木工制品,远销省内外,很是受消费者的青睐。

2023-06-10 14:46

难忘女儿高考季‖罗振

金秋时节,女儿像快乐的小鸟一路放飞,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扬州。送女儿到校门口,因疫情防控未能陪她进入校园,女儿拖着行李,头也不回,走进校园。望着女儿在莘莘学子中离去的背影,内心有说不出的感慨,瞬间感觉她长大了。

2022-12-01 17:31

黄强‖《山海棠熟了》

山海棠在我们云贵高原又叫救济粮,我一直很不明白老人们为什么要把这么漂亮的野果子扣上了这么一个神秘的名字,也许是因为在那个食不果腹的时代,山海棠是能吃的野果吧。

2022-09-29 12:09

加油书院赋‖吴晓武

加油书院是安龙县于2022年获批挂牌的公办高级中学,位于招堤旁,与半山亭遥遥相对,校址原为黔西南州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后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龙校区)。

2023-11-13 17:40

像工匠们一样爱

千年木艺 小村传承 乡村振兴 以木兴盛

2023-05-26 13:48

吴晓武诗词作品欣赏

吴晓武,网名笑看云天,贵州兴义黄草坝人,1967年11月生,诗海西南诗社执行社长。历任黔西南州笔山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笔山诗苑》编委会副主任、主编,中华诗词非遗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华延陵诗书画社副主编、《万峰湖》编委会成员。《中国尘社》发起人之一。师承倪雅男先生。

2023-03-08 11:37

建州四十周年诗词专辑欣赏

四十华年,喜看金州,尽显朝晖。听春潮涌动,宏图竞展;山河秀丽,银聚金堆。弃绝贫穷,回峰转路,共赴小康建口碑。九州共,仰英明领袖,奋起齐追。当年雪压红梅,忆挥洒豪情战鼓催。视人民大众,情同父母;城乡上下,趋步相随。廉颇高龄,初心未改,频上万峰览夕晖。将美景,借镜头留取,永驻心扉。

2022-06-09 11:52

一封来自水鹿的“家书”

幸好众人把我当幺儿,省嘴待客来款待。各级干部来看我,天王老子都不敢动我。我是天天活得有精神,一晃就长成了青年人;我是日日过得好快活,一晃就成了大帅哥。

2023-10-17 09:46

茶尖,落了一隙桐花

身着传统服饰的采茶姑娘啊,在叶片间弹琴,在茶树上舞蹈。你在风里滑落,在雨里化春泥,又一次丰满,一些人的相思。

2023-10-11 13:31

《望谟赋》‖李炜

神奇望谟,布依胜境。始建元朝,民国立县。东邻罗甸,西望贞丰,南眺广西,北倚紫镇。自然禀赋,物华天宝。四季气候温润宜人,民族风情历史悠久。山川毓秀,碧水拥城。天赐奇玮,西南要塞。商贸繁华,久负盛名。云蒸霞蔚,凤鸾翔集。礼义邦交古歌之都,商贾云集温暖之城。巍巍天马山,悠悠王母河。群山环峙以青翠,碧水绕城以纵横。

2023-07-26 23:11

高考:抹不去的记忆

高考离我已三十载,思忆里,高考却是那么近,又是那么遥不可及。读书时,父母老师常说,高考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对于此说法,不置可否,但寒窗苦读,金榜题名却是当年莘莘学子不折不扣的的梦想。小时候,就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对农村七零后小子,高考升学就成了脱农的唯一良机。

2023-05-26 13:55

布依八音,到底是“哪八种”

由于八音队之间相互交融和不断影响,因此表演特征也愈发不明显。木叶和勒尤尽管在八音表演中比较常见,但作为“专业”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恋爱工具,大概是因为八音队伍的商演化趋势才逐步融入。而阵仗最大的竹鼓,则是因为制作工艺和表演相对简单,适宜多人演出而加入的八音,推测加入时间可能最晚。

2023-11-04 14:39

古诗《竹枝词》里的黔西南民族风情

摩公作为布依族群里的一种社会存在,当然也良莠不齐。有真才实学的摩公,他们为保护和传承布依文化功不可没。摩公的摩书,又称摩经,是布依民族的百科全书,是布依族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2023-05-10 20:14

贵州龙“出山”

打开贵州龙博物馆的大门,时光仿佛回到了三叠纪。两亿四千万年前,这是一个龙行天下的地质年代,至少一亿年之后,恐龙才开始出现;至少两亿年之后,近代哺乳动物才开始出现。而人类的出现,还在后面很远很远。

2022-12-30 10:49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黔西南的气候(二)

黔西南州年平均气温大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海拔在1800~2000m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3.9℃~15.0℃,海拔高度在1200m~1600m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1℃~17.0℃,海拔低于1200m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7.1℃~19.5℃(图1),反映出气温明显的垂直差异。

2022-12-18 10:37

水村(小说连载一)

他佯装乞讨人员走村串巷就是为了故事,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更好,当故事的局外人也就是看客也不错。肖道明上过私塾,读过《聊斋》,羡慕蒲松龄笔下的憨厚朴实的男主人公,能够与美若天仙的狐鬼相遇相知相处。

2022-03-01 16:41

《酒知道》(长篇小说)‖《渡口奇缘》

“姑娘啊,爹这辈子就只有烟和酒两个朋友了,再把它们弄丢了,咱就真的成光杆司令啰!”陈老汉怜爱地摸着陈香的头笑着说。陈香拉一根小木凳坐到陈老汉身旁,左手托腮放在老汉右腿上,昂头凝望着老汉香甜地抽着叶子烟。“陈伯,你也喝酒?”刘一柱听老汉说酒,立马来了精神。“那是,我爹最爱喝酒了,他说酒就是他的命!”陈香笑着站起来,指了指陈老汉的头,调皮地说道。

2021-05-17 14:51

山村的那些电影

一路上你吃我的炒玉米,我吃你的炒饭团。一会又分吃那烤红薯。大家慷慨着,又谦让着。口渴了便风一般飘到山崖下的山泉边,爬下身将头伸到泉水里"咕咕,咕咕咕"就是一气猛饮。渴解了,揉揉浑圆的肚子,又你追我赶地向前奔去。

2021-04-28 17:53

汪海 瓦秀丽‖ 《生命的重量》

盘江之上,晴隆县城,邓江华牵着妻子杨媛媛的手,漫步在街头。 这一段时间以来,邓江华和他的妻子都在埋头复习备考,他们希望在来年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考试”中,考得好的成绩,录取后努力工作,更好的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更好的回报更多的人,回报社会……

2021-03-18 09:35

茶籽化石发现始末‖陶昌武

作为茶树原产地的实物证据——茶籽化石全球仅发现一枚。这便是收藏于贵州省茶研所、已经退休的晴隆县农业局农艺师卢其明,于1980年7月12日,在晴隆和普安两县交界的云头大山上,意外得到的四球茶籽化石。

2022-12-16 20:10

寻找儿时的辣味‖专访《百是辣》油辣椒品牌创始人张阿姨

人们难忘这碗辣椒,更难忘那个时代的生活。那时候虽然穷,物质极度匮乏,但温暖却从不缺席。一家有事百家帮,一人有难百人扛。谁家有大物小事,全靠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帮忙。人与人之间非常亲密和信任。

2022-12-06 16:59

兴义六中研究生教师采访记

在教学中,当王寿益发现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上不来时,想出了一个妙招:让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来当老师,给老师或同学讲解题目,这些学生为了能讲清楚试题,就拿着题目去问别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直到把试题真正理解透彻以后才去找老师和同学讲解,这样一来,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习就迅速取得了进步。

2022-07-22 23:17

兴义市盘江路小学举办2022届毕业典礼

从那年夏天的满怀期待,到这个夏天的恋恋不舍。从“同学,你好”到“毕业,再见”。六年岁月,六年相伴。亲爱的孩子们,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会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在母校那沉甸甸的荣誉簿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愿即将远航的孩子们:扶摇直上九万里,立凌云志!春风得意马蹄疾,未来可期!

2022-07-12 22:19

我的扶贫故事‖忙碌的爸爸

我把压岁钱拿了出来,到我们学校的小卖部买了一些文具,我让爸爸下一次再到贫困户家中时,给两个弟弟妹妹带去。我亲眼看到了爸爸说的贫困户,我对爸爸的工作有了了解,我觉得爸爸在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学会助人为乐,爸爸不就是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嘛。

2020-12-20 10:41

记得回家‖(作者:陈世婷)

家里,他黑色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染上冰霜,时间永在无声流逝,新的东西被记忆裹进时间这条长河,是成长是经历在我耳边悄悄轻语,告诉我记得回家。翻开日记本,寻寻觅觅,寻到回家的路,回到家,想要弥补她,她却说:“记得回家,就好。”我失败时,她在身后鼓励:不要放弃。我成功时,她轻声提醒我:不要骄傲!我回家时,她说:记得回家,就好!

2020-06-28 14:34

小学生与你讲自己如何上网课?

新的学期到来了,但是因疫情爆发,导致开学时间推迟了,庆幸的是我们开学时间虽然推迟了,但是我们可以上直播课。因为家里有三姐弟,弟弟用手机听课,姐姐用电脑听课。

2020-03-08 17:11

大山里的小学生写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武汉一位护士长说过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以死神抢人罢了”。这句话引哭了无数人,你们的努力我们都看在心里,你们辛苦了!

2020-03-07 15:25

文代会作代会贵州代表感言 | 彭波:用优秀的摄影作品讲好贵州故事

人民是时代的创造者,文艺是书写人民的史诗。在参加这次盛会之后,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团结广大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重视摄影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充分呈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总体特征。

2021-12-17 17:30

朱伟在第一次青酒经销商座谈会上的发言

只要是整个品牌,我们持续发展,高端产品持续发展,青酒这个热度持续上升,我相信对于我们老产品,对于老产品的经销商而言,也都是会非常好的一个发展环境,总比目前大家各自单打独斗的状态要好,机会要好。

2021-12-07 15:02

教育信息化助力布依山寨教育扶贫后发赶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后,我校将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导,紧跟新时代、新技术、新教育,拥抱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多样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2021-10-01 22:19

贵州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审美赏析

上个世纪50年代唱红了贵州,世纪之交又唱红了大江南北的贵州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其不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何在?她的歌词,显然借鉴了唐人近体七言绝句,但又不受其格律束缚,而是给以大胆突破、创新。

2021-07-10 20:54

兴义市郑屯镇健康小学举办第十届文化艺术节

文化艺术节活动涉及花草落叶拼贴、豆豆拼图、手工创造、绘画书法等内容,同学们在教师、家长的陪同下,心灵手巧地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一件件作品,把同学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得淋漓尽致。

2023-11-21 10:57

兴义市教育局组织退休老同志开展重阳节活动

在万峰林小学,老同志们认真参观考察学校硬件、软件建设,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学校也向老同志们展示“双减”、师德师风及校风学风建设成果,表达对老同志们崇高敬意,献上对老同志们浓浓的节日祝福。

2023-10-25 17:05

兴义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组织语文组教师学习古汉字

向老师从汉字的演变说起,展示了例举“益”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各种写法及含义;还讲解了正面“人”、侧面的人的系列例字写法,并亲自示范、讲解、详细分析部分字形旁和声旁的特点,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其更深层、更本质的意思,也让在座的老师们感受到古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3-10-25 16:46

让有效陪伴成为优势

陪伴是职责,陪伴是姿态,陪伴是需要,陪伴是关爱,陪伴是教育,陪伴是管理,陪伴是“南风效应”。

2023-10-07 10:31


版权所有© 2023 贵州融智发文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 黔ICP备17005581号

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