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一个“娃娃兵”的扶贫故事

一个“娃娃兵”的扶贫故事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望谟县蔗香镇 | 2019-08-14 19:15    [原创]

“仕福,你去帮忙整理一下包保责任人收集的连心袋资料,要细要全。”“到!好的委员,我马上去!”这是发生在蔗香镇望南村活动室的一幕对话。蔗香镇组织委员王凡正在安排身边这个“娃娃兵”工作,他就是望南村驻村干部韦仕福。在邻居和家人眼里,这个从部队退役回来的孩子阳光爱笑,做事果断干练,踏实肯干。因为当过兵,年龄小,到现在还一副娃娃脸,被同事和乡亲亲们亲切的称之为“娃娃兵”。

韦仕福从小就有报国参军梦,他酷爱喜欢看战争片,喜欢和村里的小孩组队玩枪战游戏。在高中的时候他就有参军念头,但由于个头不大、年龄小的原因,父母和老师一直不鼓励甚至反对他参军。直到2014年,19岁的韦仕福响应祖国号召,瞒着父母在大学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军入伍。部队服役和读书期间,他吃苦耐劳,苦练本领,不负家乡厚望。在2015年全军“跨越—2015·朱日和H”实兵对抗演习中,韦仕福高标准完成通讯保障工作,被77256部队授予“信息尖兵”荣誉称号,在后来的学业中更是尽显优秀,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表彰。 

QQ图片20190814105238.jpg

韦仕福军人形象

2018年7月,从部队退役并完成学业的韦仕福来到了儿时的家乡—蔗香镇望南村。该村位于蔗香镇东北部,用一句当地政府内部人士的话说,这个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863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1.33%,差不多2个人中就有1个是贫困户,是蔗香镇名副其实的最穷村。

“我当时找韦仕福谈过话,劝他去外面闯闯,来望南村包村还是太辛苦,韦仕福同志听到关于望南村的传言和我的劝阻,信念却丝毫没有一丝犹豫”。蔗香镇党委书记刘勇回忆起韦仕福刚来报道的时候那种果断和决心,到现在还连连称赞这是个好苗子、好小伙。

入村工作后,韦仕福迅速进入角色,也许是成为一名军人后的养成的后天习惯,韦仕福在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干最苦的活,从不埋怨,执行力特别强。“在开展跨区域搬迁后续工作中,他总是一个人行走在大龙潭、马别等安置点,每天电话打到关机,因为要帮群众修电、办入住手续、开锁等工作,有时候一天才得一顿饭吃。”蔗香镇望南村联系村领导王凡这样回忆起“娃娃兵”韦仕福在义龙新区开展搬迁后续工作的点点滴滴。

在2019年开展“数变化、感党恩、促搬迁”跨区域搬迁后续工作中,蔗香镇搬迁义龙大龙潭安置点的人数最多、情况最复杂。韦仕福负责大龙潭A区,在人手极其不够的情况下,他顾全大局,没有主动要增援,没有提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龙潭A区89户417名蔗香镇搬迁户入住工作。

QQ图片20190814105228.jpg

韦仕福到搬迁户家中走访

韦仕福驻村的2年多时间里,他和望南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一起决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也为望南村带来了新的变化。仅2018年全村就脱贫44户179人,动员搬迁望谟安置点12户52人,已全部搬迁入住,完成搬迁义龙“退一补一”18户79人。动员农户发展1200亩通草种植业,其中精准精准户种植达400亩。帮助村里申报并实施230万养牛项目、4个组串户路项目、7个垃圾池建设项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韦仕福永远记得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出的“誓言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号召。如今,胸怀感恩之心的“娃娃兵”驰骋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带着他的军旅梦继续前进,继续为自己的家乡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微薄之力。

(文/图    王军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市路警联合查处恶性冲关车辆侧记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一个“娃娃兵”的扶贫故事

一个“娃娃兵”的扶贫故事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望谟县蔗香镇 | 2019-08-14 19:15    [原创]

“仕福,你去帮忙整理一下包保责任人收集的连心袋资料,要细要全。”“到!好的委员,我马上去!”这是发生在蔗香镇望南村活动室的一幕对话。蔗香镇组织委员王凡正在安排身边这个“娃娃兵”工作,他就是望南村驻村干部韦仕福。在邻居和家人眼里,这个从部队退役回来的孩子阳光爱笑,做事果断干练,踏实肯干。因为当过兵,年龄小,到现在还一副娃娃脸,被同事和乡亲亲们亲切的称之为“娃娃兵”。

韦仕福从小就有报国参军梦,他酷爱喜欢看战争片,喜欢和村里的小孩组队玩枪战游戏。在高中的时候他就有参军念头,但由于个头不大、年龄小的原因,父母和老师一直不鼓励甚至反对他参军。直到2014年,19岁的韦仕福响应祖国号召,瞒着父母在大学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军入伍。部队服役和读书期间,他吃苦耐劳,苦练本领,不负家乡厚望。在2015年全军“跨越—2015·朱日和H”实兵对抗演习中,韦仕福高标准完成通讯保障工作,被77256部队授予“信息尖兵”荣誉称号,在后来的学业中更是尽显优秀,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表彰。 

QQ图片20190814105238.jpg

韦仕福军人形象

2018年7月,从部队退役并完成学业的韦仕福来到了儿时的家乡—蔗香镇望南村。该村位于蔗香镇东北部,用一句当地政府内部人士的话说,这个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863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1.33%,差不多2个人中就有1个是贫困户,是蔗香镇名副其实的最穷村。

“我当时找韦仕福谈过话,劝他去外面闯闯,来望南村包村还是太辛苦,韦仕福同志听到关于望南村的传言和我的劝阻,信念却丝毫没有一丝犹豫”。蔗香镇党委书记刘勇回忆起韦仕福刚来报道的时候那种果断和决心,到现在还连连称赞这是个好苗子、好小伙。

入村工作后,韦仕福迅速进入角色,也许是成为一名军人后的养成的后天习惯,韦仕福在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干最苦的活,从不埋怨,执行力特别强。“在开展跨区域搬迁后续工作中,他总是一个人行走在大龙潭、马别等安置点,每天电话打到关机,因为要帮群众修电、办入住手续、开锁等工作,有时候一天才得一顿饭吃。”蔗香镇望南村联系村领导王凡这样回忆起“娃娃兵”韦仕福在义龙新区开展搬迁后续工作的点点滴滴。

在2019年开展“数变化、感党恩、促搬迁”跨区域搬迁后续工作中,蔗香镇搬迁义龙大龙潭安置点的人数最多、情况最复杂。韦仕福负责大龙潭A区,在人手极其不够的情况下,他顾全大局,没有主动要增援,没有提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龙潭A区89户417名蔗香镇搬迁户入住工作。

QQ图片20190814105228.jpg

韦仕福到搬迁户家中走访

韦仕福驻村的2年多时间里,他和望南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一起决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也为望南村带来了新的变化。仅2018年全村就脱贫44户179人,动员搬迁望谟安置点12户52人,已全部搬迁入住,完成搬迁义龙“退一补一”18户79人。动员农户发展1200亩通草种植业,其中精准精准户种植达400亩。帮助村里申报并实施230万养牛项目、4个组串户路项目、7个垃圾池建设项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韦仕福永远记得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出的“誓言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号召。如今,胸怀感恩之心的“娃娃兵”驰骋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带着他的军旅梦继续前进,继续为自己的家乡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微薄之力。

(文/图    王军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市路警联合查处恶性冲关车辆侧记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