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王菁:贵州绣娘“代言人”

王菁:贵州绣娘“代言人”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日报 | 2019-10-06 16:41    [转载]

王菁,贵州绣娘“代言人”和领军人,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企业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次,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33个代表之一,受邀进京观礼。

微信图片_20191006082330.jpg

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企业家王菁

受邀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观礼嘉宾,身着布依族盛装的王菁非常激动。她说:“能在北京天安门现场观礼,非常荣幸。今天的盛典令人震撼,祖国强大、繁荣昌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回去后,将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技能大师的作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扎实开展‘帮助一人就业,解困一个家庭’扶贫工程,为把黔西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王菁是位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姑娘,从小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熏陶的她,对布依族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1993年,从北京服装研究所毕业后,王菁来到安顺一家蜡染服装厂工作,期间,见到国际友人对布依族蜡染以及民族服饰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决定回乡创业。“我们黔西南州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灿烂多彩,很值得向外界推荐,我是布依族,我就要把布依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发扬光大。”从此,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02年,王菁创建布谷鸟服装制作中心,2005年组建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布依族绣娘们用一针一线织出了少数民族妇女灵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的锦绣之路。

为了弘扬和传承布依族文化,王菁先后收藏了上百年的布依族古服饰、刺绣、老家具等20多项4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布谷鸟民族文化风情园”,并筹建了“布谷鸟布依族服饰博物馆”。

近年来,王菁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 2014年至今,王菁已累计培训绣娘8000多人,帮助受训学员创办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26家,联动带动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700多人,企业自身带动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就业。

(来源:黔西南日报)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钟晶: 绝不辜负这份荣誉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王菁:贵州绣娘“代言人”

王菁:贵州绣娘“代言人”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日报 | 2019-10-06 16:41    [转载]

王菁,贵州绣娘“代言人”和领军人,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企业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次,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33个代表之一,受邀进京观礼。

微信图片_20191006082330.jpg

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企业家王菁

受邀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观礼嘉宾,身着布依族盛装的王菁非常激动。她说:“能在北京天安门现场观礼,非常荣幸。今天的盛典令人震撼,祖国强大、繁荣昌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回去后,将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技能大师的作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扎实开展‘帮助一人就业,解困一个家庭’扶贫工程,为把黔西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王菁是位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姑娘,从小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熏陶的她,对布依族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1993年,从北京服装研究所毕业后,王菁来到安顺一家蜡染服装厂工作,期间,见到国际友人对布依族蜡染以及民族服饰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决定回乡创业。“我们黔西南州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灿烂多彩,很值得向外界推荐,我是布依族,我就要把布依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发扬光大。”从此,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02年,王菁创建布谷鸟服装制作中心,2005年组建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布依族绣娘们用一针一线织出了少数民族妇女灵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的锦绣之路。

为了弘扬和传承布依族文化,王菁先后收藏了上百年的布依族古服饰、刺绣、老家具等20多项4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布谷鸟民族文化风情园”,并筹建了“布谷鸟布依族服饰博物馆”。

近年来,王菁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 2014年至今,王菁已累计培训绣娘8000多人,帮助受训学员创办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26家,联动带动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700多人,企业自身带动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就业。

(来源:黔西南日报)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钟晶: 绝不辜负这份荣誉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