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需要 继续请战
赴湖北武钢二院战”疫“的兴义市人民医院刘莉医生
作者:兴义市人民医院 霍薇 朱瑶
医者仁心,她是同事口中的“兴医女侠”;成绩突出,她是ICU总住院医师中首个任职长达18个月的女医生;胆识过人,她开创先河创建多达500余人的全州急危重症病人微信交流平台,为各乡镇卫生院开通零距离绿色通道,随时深夜奔走守护长途转运患者的健康;热心助人,她是交流平台里总是第一时间答疑解惑的美女老师,她就是兴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刘莉。
贵州第一批援助湖北医护人员奔赴战场的时候,刘莉内心的女侠情怀又一次被唤醒,从征询家人意见到决定到前线只用了五分钟。出征前,在医院脊柱外科工作的丈夫从科室一路小跑到院工会送她,只说了一句:“你放心去贵阳,家里孩子我会照顾好。”
2020年2月6日至19日,刘莉在贵阳职工医院进行了为期13天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期间,刘莉收到了兴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忠安亲笔书写“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毛笔字和陈春副院长送来的护目镜。这副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她一直挂在酒店房间里最显眼的位置。
武器装在身,只等发令下,2月19日,刘莉终于加入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经过短暂的休整,刘莉被安排到武汉武钢二院开展救治工作。“我一到医院便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了贵州省内各家医疗单位战友的排班问题,同时还整理了工作职责、协商分管床位问题、收集宣传图片等等,让我的战友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调整上战场”,有了第一天的得心应手,刘莉的内心更加坚定,更加充满了信心。
投入临床工作当日即是夜班,初到的畏惧和不知所措已无暇顾及。刘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之间只有这层白色隔离衣。从初来报到的防护培训到熟悉新的电子病历、医嘱、影像系统以及新的工作流程还有新的工作伙伴,仅仅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踏入病房就意味着战斗的开始。
武钢二院原是周围社区几家大型养老院的定点医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收治的病人年龄普遍偏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多,而且住院时间都比较长,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就会使患者容易胡思乱想,医护人员不仅要治愈他们的身体还有他们的心,救治工作相对复杂。
“语言和药物应该是这里治疗的两大法宝。小伙伴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精神的安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尽可能多待在他们身边,我知道医护的陪伴有时就是最好的良药。”刘莉亲切的称呼她的患者为小伙伴,一同并肩作战的小伙伴。
然而事情也非一帆风顺,“有一次深夜,我负责的患者突然情绪激动,我去安慰他,和他聊家常,说了很多后终于平稳的睡着,可是我却突然感觉心慌、胸闷、头晕,上气不接下气的,我一直在想是缺氧了?还是感染了?低血糖了?”回驻地后,她警告自己“身体可不能出问题,关键时候,我们只有冲上去,才能把生命抢回来。” 好在休息后,连续监测体温正常,身体逐渐恢复,她便又投入到正常有序的工作中。
3月8日是女神节,一大早,刘莉就拿着自己的苹果送给她的小伙伴,因为苹果有平安的美好寓意。“小伙伴们拿到我送的苹果,开心得不得了,一直感谢我”。那天,刘莉没想到的是自己也收到了一个特殊礼物。刚送完苹果,她就接到队长的电话让她来参加入党宣誓仪式,原来,刘莉不久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像党员那样去战斗,一直是她的梦想。 “面对党旗,我读着入党宣誓,这既是我光荣加入党组织的历史见证,也是我抗疫之路的“冲锋号”。” 浴火淬炼,经受考验,刘莉展现出了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坚定信念。
“今天我们要出院了,收到了你送的礼物,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我们无以回报,谢谢你了,”3月13日,刘莉收到了一封语句朴素,却满含真情的手写感谢信。“其中一位78岁的“小伙伴”写的,她还帮另外两名小伙伴一起写在信里,她很可爱,还把小伙伴的名字写错了,还修改了一下!”说到这里,刘莉忍不住在电话里开心的笑了。“我看到她们幸福的微笑,我很欣慰,被爱的感觉很好,看着他们一天一天地恢复过来,这感觉更好”,当被问到礼物是什么时,刘莉轻描淡写的说到只是一些医院给她邮寄的口罩……
随着牵动万千中国人心的数字逐渐向好的方向变化,刘莉们管辖的病区也在不断传来令人倍感鼓舞的消息,暖意融融。截至3月14日,贵州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病患49例,累计治愈出院22例。克服收治患者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的困难,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零回头”的“三零”目标。
现在,在各个新闻媒体上,刘莉看到四川、上海、江苏等等城市又派出救援队援助其它国家抗疫,她表示:她有在武汉战疫的经验,并且年轻,身体素质好,如果祖国需要,她将继续请战。
3月15日,80岁高龄的外公专门为刘莉写了一首放诗:《盼》,刘莉献给所有医护工作者。
荆楚疫情急,天使向逆行。
奋扶新冠肺,彰显中华情。
病毒狂肆虐,医者展智慧。
恶魔除尽日,英雄凯旋回。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编辑:印象黔西南)
祖国需要 继续请战
赴湖北武钢二院战”疫“的兴义市人民医院刘莉医生
作者:兴义市人民医院 霍薇 朱瑶
医者仁心,她是同事口中的“兴医女侠”;成绩突出,她是ICU总住院医师中首个任职长达18个月的女医生;胆识过人,她开创先河创建多达500余人的全州急危重症病人微信交流平台,为各乡镇卫生院开通零距离绿色通道,随时深夜奔走守护长途转运患者的健康;热心助人,她是交流平台里总是第一时间答疑解惑的美女老师,她就是兴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刘莉。
贵州第一批援助湖北医护人员奔赴战场的时候,刘莉内心的女侠情怀又一次被唤醒,从征询家人意见到决定到前线只用了五分钟。出征前,在医院脊柱外科工作的丈夫从科室一路小跑到院工会送她,只说了一句:“你放心去贵阳,家里孩子我会照顾好。”
2020年2月6日至19日,刘莉在贵阳职工医院进行了为期13天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期间,刘莉收到了兴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忠安亲笔书写“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毛笔字和陈春副院长送来的护目镜。这副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她一直挂在酒店房间里最显眼的位置。
武器装在身,只等发令下,2月19日,刘莉终于加入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经过短暂的休整,刘莉被安排到武汉武钢二院开展救治工作。“我一到医院便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了贵州省内各家医疗单位战友的排班问题,同时还整理了工作职责、协商分管床位问题、收集宣传图片等等,让我的战友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调整上战场”,有了第一天的得心应手,刘莉的内心更加坚定,更加充满了信心。
投入临床工作当日即是夜班,初到的畏惧和不知所措已无暇顾及。刘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之间只有这层白色隔离衣。从初来报到的防护培训到熟悉新的电子病历、医嘱、影像系统以及新的工作流程还有新的工作伙伴,仅仅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踏入病房就意味着战斗的开始。
武钢二院原是周围社区几家大型养老院的定点医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收治的病人年龄普遍偏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多,而且住院时间都比较长,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就会使患者容易胡思乱想,医护人员不仅要治愈他们的身体还有他们的心,救治工作相对复杂。
“语言和药物应该是这里治疗的两大法宝。小伙伴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精神的安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尽可能多待在他们身边,我知道医护的陪伴有时就是最好的良药。”刘莉亲切的称呼她的患者为小伙伴,一同并肩作战的小伙伴。
然而事情也非一帆风顺,“有一次深夜,我负责的患者突然情绪激动,我去安慰他,和他聊家常,说了很多后终于平稳的睡着,可是我却突然感觉心慌、胸闷、头晕,上气不接下气的,我一直在想是缺氧了?还是感染了?低血糖了?”回驻地后,她警告自己“身体可不能出问题,关键时候,我们只有冲上去,才能把生命抢回来。” 好在休息后,连续监测体温正常,身体逐渐恢复,她便又投入到正常有序的工作中。
3月8日是女神节,一大早,刘莉就拿着自己的苹果送给她的小伙伴,因为苹果有平安的美好寓意。“小伙伴们拿到我送的苹果,开心得不得了,一直感谢我”。那天,刘莉没想到的是自己也收到了一个特殊礼物。刚送完苹果,她就接到队长的电话让她来参加入党宣誓仪式,原来,刘莉不久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像党员那样去战斗,一直是她的梦想。 “面对党旗,我读着入党宣誓,这既是我光荣加入党组织的历史见证,也是我抗疫之路的“冲锋号”。” 浴火淬炼,经受考验,刘莉展现出了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坚定信念。
“今天我们要出院了,收到了你送的礼物,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我们无以回报,谢谢你了,”3月13日,刘莉收到了一封语句朴素,却满含真情的手写感谢信。“其中一位78岁的“小伙伴”写的,她还帮另外两名小伙伴一起写在信里,她很可爱,还把小伙伴的名字写错了,还修改了一下!”说到这里,刘莉忍不住在电话里开心的笑了。“我看到她们幸福的微笑,我很欣慰,被爱的感觉很好,看着他们一天一天地恢复过来,这感觉更好”,当被问到礼物是什么时,刘莉轻描淡写的说到只是一些医院给她邮寄的口罩……
随着牵动万千中国人心的数字逐渐向好的方向变化,刘莉们管辖的病区也在不断传来令人倍感鼓舞的消息,暖意融融。截至3月14日,贵州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病患49例,累计治愈出院22例。克服收治患者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的困难,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零回头”的“三零”目标。
现在,在各个新闻媒体上,刘莉看到四川、上海、江苏等等城市又派出救援队援助其它国家抗疫,她表示:她有在武汉战疫的经验,并且年轻,身体素质好,如果祖国需要,她将继续请战。
3月15日,80岁高龄的外公专门为刘莉写了一首放诗:《盼》,刘莉献给所有医护工作者。
荆楚疫情急,天使向逆行。
奋扶新冠肺,彰显中华情。
病毒狂肆虐,医者展智慧。
恶魔除尽日,英雄凯旋回。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