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记兴义市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鄢永飞

记兴义市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鄢永飞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一加文化 | 2021-12-14 09:39    [原创]


在乡村振兴路上奋力拼搏

——记兴义市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鄢永飞


蔚蓝天空,白云朵朵。绿油油的花菜花团锦簇,漫山田野诱人沁田。贵州省兴义市则戎镇则戎社区山堡组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花菜、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三五成群在田间地头及大棚里忙碌着,忙着收割、除草、施肥。

一个身材不高干练短发的身影格外显眼,拿着锄头,熟练地穿梭在田间,跟大家一起忙着,他就是鄢永飞。


改行转产  返乡就业

鄢永飞是合作社的董事长,他心怀乡愁,是个返乡创业“新农人”。他回到家乡,因地制宜投身蔬菜种植和养殖行业,致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鄢永飞居住在则戎镇山堡村,近几年来,一直致力摸索创办土地流转合作社,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孜孜以求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富民富村之法,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效,富民富村之梦想一直坚定地走在前进路上,永葆一名服务村民的初心。


1639445659958094447.jpg


鄢永飞(右一)在收割花菜


鄢永飞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2018年,看到家乡良田闲置,出于要改变家乡现状的初心,回到家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农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灿烂光明新征途上。

初识鄢永飞就被他的气魄、胆识所打动,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汉子,坦坦荡荡,充盈着浩然正气。

乡村振兴既是全国人民的梦想,也是鄢永飞魂牵梦萦的情感寄托,身为农民念于兹想于兹,心永远牵绊于此,时刻盼望村民能走出去回得来,让乡愁有寄托的地方,更迫切希冀村民快些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这就是时代赋予当下每个村民的使命与担当,当然也是鄢永飞的使命与担当。

人们常说,长大以后,回家之路便成了最遥远的路。这种遥远,无关距离,而是与家乡的联系在变少。我们逐渐适应外面世界的繁华,有时候便忘记了回头看看那个虽不耀眼却包容我们成长的家乡。

在成立合作社之前,鄢永飞一直从事于建筑行业,小有成就,一切都在向着优越的方向发展。2018年,他回到家,看到闲置的良田,改变了鄢永飞的人生轨迹。据他回忆说,当时自己开着小车回到村里,汽车颠簸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土路坑坑洼洼,一路下来就像坐轿子,左摇右晃……更不要说下雨天,土路变得更泥泞不堪,车子一不小心就会陷到泥泞中,村里的土路让村民的出行、生活、求学、春种秋收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阻碍了乡村通往外界致富之路。

转机也在这一年,机缘巧合,鄢永飞与陈浩等7名村里年轻人一拍即合,投入600多万元,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第一就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路不好,乡亲们又如何跨过这沟沟壑壑走向富裕。于是出资26万元,为村里修了近2公里的柏油路。第二就是流转土地,让村民的土地既有收益,又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收。

心中的规划有了,就得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子,鄢永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行动是最好的宣言,路修好了,而带动村民及乡村振兴走向富裕的道路何在?经鄢永飞反复思考及与村干部的多次论证,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也就喷破而出,成为鄢永飞不二选择和乡村振兴的一抹灿烂耀眼光芒。


流转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万事开头难,做农业的人都知道,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报慢,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鄢永飞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合作社,努力的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路上拼搏。

他坚守承诺,走好一条合作社种养殖脱贫致富路。他履行责任,筑好发展乡村振兴信心路。

合作社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一是向90多户村民以每亩1200元流转600多亩土地,让农户每亩土地纯收入1200元。二是优先聘请流转土地的村民,参加除草、施肥、采收等种植工作,每年涉及60多名群众,用工达1200人次,每年支付劳务工资80万元以上。


1639445824267033773.jpg


鄢永飞(左一)在指导种植西红柿


李谋菊是当天的村民,她家2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土地流转实现2400元纯收入。同时,她在合作社务工,每年可收入2万元。其儿子王登贵在合作社搞管理,每月5200元,年收入达6万元。

王登贵告诉记者:“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不易,能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里,收入也不低,真好。”

合作社的成立使农民增收有了保障,农业增效有了渠道,但鄢永飞并不满足于此。他说:“山堡村土地肥沃,种植无公害蔬菜才是最终目标,蔬菜涉及到千家万户,要让大家吃上纯天然蔬菜,这才是合作社的心愿。”

基于此,合作社在2019年投入926万元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试点示范项目,既有机肥料厂,生产有机肥料,用有机肥料种植蔬菜。

合作社自成立至今,始终秉承“敬天爱人”的宗旨,遵循“农法自然”之道,从蔬菜的种植、病虫害的防控、采摘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把控,为用户提供零添加、有机生态的健康蔬菜。


采访手记:人生总会走到岔路口,前方可选择的路有的看起来霓虹闪烁,无比精彩,有的看起来一路黑暗,但或许走着走着就能看见光明。当鄢永飞选择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时,开始家人不支持、不理解,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坚定不移走一条充满坎坷与艰辛之路。身边的有些朋友更是疑惑、诧异,明明自己的事业做得风风火火,却为何选择一条充满未知的不平路?究其实质,这或许是每个人对家乡那份发自心底的责任和情感。而鄢永飞就是这其中之一,愿这样的乡村振兴拼搏者越来越多,也祝鄢永飞的合作社红红火火,带动乡村振兴,让村民走向富裕和谐的新生活。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 | 兴义市教育局  罗振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我为群众办实事:多动症科普宣讲进校园 市医院助力护航青少年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记兴义市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鄢永飞

记兴义市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鄢永飞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一加文化 | 2021-12-14 09:39    [原创]


在乡村振兴路上奋力拼搏

——记兴义市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鄢永飞


蔚蓝天空,白云朵朵。绿油油的花菜花团锦簇,漫山田野诱人沁田。贵州省兴义市则戎镇则戎社区山堡组煜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花菜、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三五成群在田间地头及大棚里忙碌着,忙着收割、除草、施肥。

一个身材不高干练短发的身影格外显眼,拿着锄头,熟练地穿梭在田间,跟大家一起忙着,他就是鄢永飞。


改行转产  返乡就业

鄢永飞是合作社的董事长,他心怀乡愁,是个返乡创业“新农人”。他回到家乡,因地制宜投身蔬菜种植和养殖行业,致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鄢永飞居住在则戎镇山堡村,近几年来,一直致力摸索创办土地流转合作社,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孜孜以求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富民富村之法,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效,富民富村之梦想一直坚定地走在前进路上,永葆一名服务村民的初心。


1639445659958094447.jpg


鄢永飞(右一)在收割花菜


鄢永飞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2018年,看到家乡良田闲置,出于要改变家乡现状的初心,回到家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农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灿烂光明新征途上。

初识鄢永飞就被他的气魄、胆识所打动,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汉子,坦坦荡荡,充盈着浩然正气。

乡村振兴既是全国人民的梦想,也是鄢永飞魂牵梦萦的情感寄托,身为农民念于兹想于兹,心永远牵绊于此,时刻盼望村民能走出去回得来,让乡愁有寄托的地方,更迫切希冀村民快些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这就是时代赋予当下每个村民的使命与担当,当然也是鄢永飞的使命与担当。

人们常说,长大以后,回家之路便成了最遥远的路。这种遥远,无关距离,而是与家乡的联系在变少。我们逐渐适应外面世界的繁华,有时候便忘记了回头看看那个虽不耀眼却包容我们成长的家乡。

在成立合作社之前,鄢永飞一直从事于建筑行业,小有成就,一切都在向着优越的方向发展。2018年,他回到家,看到闲置的良田,改变了鄢永飞的人生轨迹。据他回忆说,当时自己开着小车回到村里,汽车颠簸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土路坑坑洼洼,一路下来就像坐轿子,左摇右晃……更不要说下雨天,土路变得更泥泞不堪,车子一不小心就会陷到泥泞中,村里的土路让村民的出行、生活、求学、春种秋收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阻碍了乡村通往外界致富之路。

转机也在这一年,机缘巧合,鄢永飞与陈浩等7名村里年轻人一拍即合,投入600多万元,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第一就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路不好,乡亲们又如何跨过这沟沟壑壑走向富裕。于是出资26万元,为村里修了近2公里的柏油路。第二就是流转土地,让村民的土地既有收益,又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收。

心中的规划有了,就得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子,鄢永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行动是最好的宣言,路修好了,而带动村民及乡村振兴走向富裕的道路何在?经鄢永飞反复思考及与村干部的多次论证,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也就喷破而出,成为鄢永飞不二选择和乡村振兴的一抹灿烂耀眼光芒。


流转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万事开头难,做农业的人都知道,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报慢,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鄢永飞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合作社,努力的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路上拼搏。

他坚守承诺,走好一条合作社种养殖脱贫致富路。他履行责任,筑好发展乡村振兴信心路。

合作社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一是向90多户村民以每亩1200元流转600多亩土地,让农户每亩土地纯收入1200元。二是优先聘请流转土地的村民,参加除草、施肥、采收等种植工作,每年涉及60多名群众,用工达1200人次,每年支付劳务工资80万元以上。


1639445824267033773.jpg


鄢永飞(左一)在指导种植西红柿


李谋菊是当天的村民,她家2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土地流转实现2400元纯收入。同时,她在合作社务工,每年可收入2万元。其儿子王登贵在合作社搞管理,每月5200元,年收入达6万元。

王登贵告诉记者:“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不易,能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里,收入也不低,真好。”

合作社的成立使农民增收有了保障,农业增效有了渠道,但鄢永飞并不满足于此。他说:“山堡村土地肥沃,种植无公害蔬菜才是最终目标,蔬菜涉及到千家万户,要让大家吃上纯天然蔬菜,这才是合作社的心愿。”

基于此,合作社在2019年投入926万元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试点示范项目,既有机肥料厂,生产有机肥料,用有机肥料种植蔬菜。

合作社自成立至今,始终秉承“敬天爱人”的宗旨,遵循“农法自然”之道,从蔬菜的种植、病虫害的防控、采摘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把控,为用户提供零添加、有机生态的健康蔬菜。


采访手记:人生总会走到岔路口,前方可选择的路有的看起来霓虹闪烁,无比精彩,有的看起来一路黑暗,但或许走着走着就能看见光明。当鄢永飞选择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时,开始家人不支持、不理解,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坚定不移走一条充满坎坷与艰辛之路。身边的有些朋友更是疑惑、诧异,明明自己的事业做得风风火火,却为何选择一条充满未知的不平路?究其实质,这或许是每个人对家乡那份发自心底的责任和情感。而鄢永飞就是这其中之一,愿这样的乡村振兴拼搏者越来越多,也祝鄢永飞的合作社红红火火,带动乡村振兴,让村民走向富裕和谐的新生活。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 | 兴义市教育局  罗振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我为群众办实事:多动症科普宣讲进校园 市医院助力护航青少年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