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临行密密缝 口罩寄母爱

临行密密缝 口罩寄母爱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教育 | 2020-03-01 21:52    [转载]

2月27日,贵州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学生3月16日正式开学,当班主任把这一消息在网课上通知给学生,家住册亨县丫他镇巴金村的册亨县民族中学高三(1)班学生陈英高兴得从书桌前跳了起来。

“妈,妈,我们要开学了!我们要开学了!”

“妈,太好了,3月16号开学,终于可以回学校了……”

陈英像一只欢快的鸟儿,叽叽喳喳给母亲黄仕琴说个不停。

陈英是父母的骄傲。在学习方面,很自觉,很懂事,从不需要父母监督和提醒。虽然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但是很谦虚,她最爱说的话就是:“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我要多向其他同学学习。”“爸爸妈妈是农民,非常辛苦,我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看到孩子这样高兴,黄仕琴也被感染了。

“妈,我们班主任说,要做好防护,不能掉以轻心……”

黄仕琴回答:“是的是的,妮,是不能大意。出门还是要戴口罩。”

提到口罩,母女俩有些担忧起来,这一段时间,虽然县里和镇里为村里提供了防疫物资保障,但是口罩紧缺是个问题。孩子开学,要想办法整一些口罩。这时,黄仕琴想起前几天孩子给她看过的自制口罩视频,可以试一试自己做口罩啊!

教育2.jpg

在布依族村寨,妇女们最拿手的就是针线活了,黄仕琴手巧,家里大人孩子的衣服都是她缝制的,做口罩应该不难。

“妮,我想到一个好法子了,走,去告诉你爸爸。”

父亲韦启才听了很支持:“网上有一个疾控中心医生教大家制作口罩的视频,学一下,要按照人家教的科学方法来做。”

“好!你看你们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何况做口罩呢,我这就去准备材料,马上给妮做。”黄仕琴高兴地说。

“妈,你真好!我在网上看到有很多爱心人士捐口罩,我都被感动得流泪了,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我自己能做口罩就好了,我给你当助手。”这可把陈英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陈英把制作口罩的视频打开,黄仕琴连看了几遍,心里有数了。

教育3.jpg

2月28日一大早,黄仕琴备好布料、针线,陈英跟着忙前忙后。这天上午有“空中课堂”数学课,陈英索性把手机、书本拿到母亲做口罩的桌子上,一边认真听课学习,一边陪着母亲。

裁剪布料,一层层比对折好,接着穿针,线头在针孔边转了一会儿,又跑开了,一次,两次,三次……

陈英知道,母亲虽然在针线活方面算是高手,但岁月却不饶人,除了额上皱纹印出的岁月痕迹外,视力也开始模糊了……

陈英忙说:“妈,我来穿针吧。”

“不用不用,你快认真学习,我马上就弄好了。”黄仕琴急忙说道。

四次,五次……终于,线头穿过针孔。

一针一线,黄仕琴利索地缝制着,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口罩。此时,陈英的在线学习也结束了,看着母亲那长满老茧、包裹着创可贴的双手,那上面写满了勤劳、艰辛,更浸满了浓浓的爱,“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孝顺妈妈爸爸。”陈英心想着。

“妮,来,妈给你试一下,看看合适不?如果不合适,我再改,重新做。”

陈英移开椅子站起来,母亲将做好的口罩给陈英戴上。

教育4.jpg

“妈,挺合适的,做得真好。”

“妮,合适就好,我还怕会小呢。妮,说老实的,这口罩看着简单,真要把它做好还是有点难度。”

“妈,你休息一会儿,等会儿再做吧。”

“不累不累,这活就出在手上。我今天多做几个,明天再做一些,给你多做一点。我不识字,不懂文化,但是我晓得现在国家政策好,什么都有保障,你看这久你们在家里,有老师在网上给你们讲课,还叮嘱这样那样的,老师们太负责了!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报答老师和国家。”

听着母亲的话,陈英眼圈里打转的眼泪流了出来,她紧紧地抱住母亲,感受母亲真实而温暖的爱。

教育5.jpg

古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母对远游游子的思念和牵挂;今有布依山寨,“临行密密缝,口罩寄母爱”,一针一线,密密缝制,凝聚了母爱的崇高与伟大,犹如初春里的一束光,照亮了爱的前程。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文/图  册亨民族中学 黄成姣 王文鼎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义龙新区教育系统开展疫情防控心理疏导为学生解困惑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临行密密缝 口罩寄母爱

临行密密缝 口罩寄母爱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教育 | 2020-03-01 21:52    [转载]

2月27日,贵州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学生3月16日正式开学,当班主任把这一消息在网课上通知给学生,家住册亨县丫他镇巴金村的册亨县民族中学高三(1)班学生陈英高兴得从书桌前跳了起来。

“妈,妈,我们要开学了!我们要开学了!”

“妈,太好了,3月16号开学,终于可以回学校了……”

陈英像一只欢快的鸟儿,叽叽喳喳给母亲黄仕琴说个不停。

陈英是父母的骄傲。在学习方面,很自觉,很懂事,从不需要父母监督和提醒。虽然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但是很谦虚,她最爱说的话就是:“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我要多向其他同学学习。”“爸爸妈妈是农民,非常辛苦,我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看到孩子这样高兴,黄仕琴也被感染了。

“妈,我们班主任说,要做好防护,不能掉以轻心……”

黄仕琴回答:“是的是的,妮,是不能大意。出门还是要戴口罩。”

提到口罩,母女俩有些担忧起来,这一段时间,虽然县里和镇里为村里提供了防疫物资保障,但是口罩紧缺是个问题。孩子开学,要想办法整一些口罩。这时,黄仕琴想起前几天孩子给她看过的自制口罩视频,可以试一试自己做口罩啊!

教育2.jpg

在布依族村寨,妇女们最拿手的就是针线活了,黄仕琴手巧,家里大人孩子的衣服都是她缝制的,做口罩应该不难。

“妮,我想到一个好法子了,走,去告诉你爸爸。”

父亲韦启才听了很支持:“网上有一个疾控中心医生教大家制作口罩的视频,学一下,要按照人家教的科学方法来做。”

“好!你看你们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何况做口罩呢,我这就去准备材料,马上给妮做。”黄仕琴高兴地说。

“妈,你真好!我在网上看到有很多爱心人士捐口罩,我都被感动得流泪了,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我自己能做口罩就好了,我给你当助手。”这可把陈英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陈英把制作口罩的视频打开,黄仕琴连看了几遍,心里有数了。

教育3.jpg

2月28日一大早,黄仕琴备好布料、针线,陈英跟着忙前忙后。这天上午有“空中课堂”数学课,陈英索性把手机、书本拿到母亲做口罩的桌子上,一边认真听课学习,一边陪着母亲。

裁剪布料,一层层比对折好,接着穿针,线头在针孔边转了一会儿,又跑开了,一次,两次,三次……

陈英知道,母亲虽然在针线活方面算是高手,但岁月却不饶人,除了额上皱纹印出的岁月痕迹外,视力也开始模糊了……

陈英忙说:“妈,我来穿针吧。”

“不用不用,你快认真学习,我马上就弄好了。”黄仕琴急忙说道。

四次,五次……终于,线头穿过针孔。

一针一线,黄仕琴利索地缝制着,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口罩。此时,陈英的在线学习也结束了,看着母亲那长满老茧、包裹着创可贴的双手,那上面写满了勤劳、艰辛,更浸满了浓浓的爱,“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孝顺妈妈爸爸。”陈英心想着。

“妮,来,妈给你试一下,看看合适不?如果不合适,我再改,重新做。”

陈英移开椅子站起来,母亲将做好的口罩给陈英戴上。

教育4.jpg

“妈,挺合适的,做得真好。”

“妮,合适就好,我还怕会小呢。妮,说老实的,这口罩看着简单,真要把它做好还是有点难度。”

“妈,你休息一会儿,等会儿再做吧。”

“不累不累,这活就出在手上。我今天多做几个,明天再做一些,给你多做一点。我不识字,不懂文化,但是我晓得现在国家政策好,什么都有保障,你看这久你们在家里,有老师在网上给你们讲课,还叮嘱这样那样的,老师们太负责了!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报答老师和国家。”

听着母亲的话,陈英眼圈里打转的眼泪流了出来,她紧紧地抱住母亲,感受母亲真实而温暖的爱。

教育5.jpg

古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母对远游游子的思念和牵挂;今有布依山寨,“临行密密缝,口罩寄母爱”,一针一线,密密缝制,凝聚了母爱的崇高与伟大,犹如初春里的一束光,照亮了爱的前程。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文/图  册亨民族中学 黄成姣 王文鼎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义龙新区教育系统开展疫情防控心理疏导为学生解困惑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