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兴义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对象回访侧记

兴义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对象回访侧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一加文化 | 2022-04-04 20:52    [原创]

“从刚开始的70头小母牛,才短短2年不到就发展到现在的460头,价值超过800万元,这让我乐不可支,但眼下牧草太贵,牛肉销路难找,又让我甚是担忧……”张秘源表情复杂地向前来回访的专家们说。

张秘源,1986年出生在兴义市猪场坪镇田湾村鸡山组,家乡的大山、高原、缺水,让这里的农民生活十分贫苦,从读书开始就想过上美好生活的张秘源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初中毕业后他就想到外面去打工,可是父母却忙着帮他找媳妇结婚,结婚后又因媳妇怀孕生子,直到小的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24岁的他才下决心出门挣钱。


Screenshot_20220404_090624.jpg


去到广东,一开始就帮人家做电子产品销售工作,一做就是10年。2020年春节,他回家过年,突然间发现父母已经那样地苍老,那样地希望他能留在身边,于是他决定不再出去了,就在家里发展,方便照顾父母。可是在家能做什么呢,他考虑再三,认为田湾那个地方,别的东西没有,但青草却很多,养牛应该不成问题,加上2020年猪肉涨价,其它肉类也涨价,就更加增强了他养牛的信心。于是,他将自己打工积攒下来的70多万元用来做投资,修了个占地3000平米共155个圈舍的养牛场,同时成立了喃菁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6月开始买了70条半大母牛饲养,牧草在自家地里种,精料是自家的苞谷,才半年,小牛就长成了大牛,母牛开始产仔,到2021年上半年,大牛小牛就共计变成了131条,他只将4条不下仔的大牛和7条公牛卖了,由于他喂的牛又大又肥,11条牛就卖了20多万元。他又对牛舍进行扩建,没有地基,就在原圈舍的顶上重了2层上去,这样他的养牛场就变成了三层共655个圈舍的半自动立体养殖场。

到近日兴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金燕和种、养殖技术专家郎元兴和韦仕文去他家回访时,他已经发展到了大大小小460条牛。总价值超过800万元,俨然成了兴义市的养牛大王。固定工人8人,每月工资4500元,村民们的玉米杆、麦杆全部被他收购来做饲料,增加的村民们的收入。

“我现在最大的担忧是牧草供应不上,我家自己种的牧草,还不够10条牛吃,全村人种的牧草和节杆也只够一半的牛吃,还有一半的牧草要到外地去买,运费实在太高了。”张秘源跟几位专家说。几位专家的到来,就是要帮助他出谋划策,从理论上解开他的困惑。养殖专家韦仕文在了解张秘源的牛舍、规模、饲料等相关问题后说:“先不要急着扩大养殖规模,因为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万一你运不进来牧草怎么办?运不出去牛肉怎么办?等疫情缓解一点后再说。另外,你这些牛舍都没有纱窗,而孺牛和产房都在三楼上,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蚊子都会对孺牛造成威胁。” 当张金燕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张秘源说想把牛粪生产成有机肥,把牛肉做成知名品牌,实现从养殖到肉食品销售一体化。

张金燕一行的到来,主要目的是对2021年兴义市高素质种、养殖技术及合作社管理人才培训对象进行回访,张秘源是回访对象之一。2021年,兴义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及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服务农民学员,服务产业为宗旨,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分层分批共培训学员425人。参培人员享受为期1年的后续跟踪服务(回访)。服务方式为“一对一、一对多”形式,通过实地入户,对每位学员不少于4次的产业管理及技术指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回访了张秘源后,又回访了朱成华。

下午3点,张金燕一行来到了兴义市南盘江镇田寨村未桥组朱成华的芒果园。满山遍野的芒果树碧翠欲滴,让人心花怒放,仿佛眼前就是又大又红的芒果。据朱成华介绍,这遍芒果园,原本是兴义市林业局的国有土地,共计500亩。2015年由林业局种植成芒果树,2019年开始挂果,由于地处南盘江江边,海拔较低,气候较热却雨水充足,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生产的芒果正是每年8月成熟,这时广西的早芒果已经吃完,云南的晚芒果还没成熟,刚好可以卖出好价钱。朱成华从2019年承包以后,每年收入在200万元左右。除去请农民工除草、施肥、修枝、套袋以及运输成本,还可以净赚约100万元,成了当之无愧的芒果大王。

但是,种植专家郎元兴查看了这些果树后,很遗憾地告诉朱成华:你这些芒果树,修枝太不到位,中间的树枝根本就没有修到,看似长势很好,但由于枝条太多太密,果实并不大个,在市场上就卖不了高价,今年已经开花了,注重保花保果,今年采摘结束后,一定要认真修剪,不然下一年果实会更小个,产量也会锐减。朱成华虽然也参加了2021年的培训,但对于芒果的修剪技术还掌握得不好,因此在请人做修剪的过程中,没有把技术要领告诉工人,导致了郎元兴为他补课。

通过回访,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存在着很大差距,回访、补课,意义重大而深远。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兴义市第六中学  陈永贤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上千元现金被老鼠咬坏!看这家农商银行怎么做?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兴义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对象回访侧记

兴义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对象回访侧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一加文化 | 2022-04-04 20:52    [原创]

“从刚开始的70头小母牛,才短短2年不到就发展到现在的460头,价值超过800万元,这让我乐不可支,但眼下牧草太贵,牛肉销路难找,又让我甚是担忧……”张秘源表情复杂地向前来回访的专家们说。

张秘源,1986年出生在兴义市猪场坪镇田湾村鸡山组,家乡的大山、高原、缺水,让这里的农民生活十分贫苦,从读书开始就想过上美好生活的张秘源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初中毕业后他就想到外面去打工,可是父母却忙着帮他找媳妇结婚,结婚后又因媳妇怀孕生子,直到小的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24岁的他才下决心出门挣钱。


Screenshot_20220404_090624.jpg


去到广东,一开始就帮人家做电子产品销售工作,一做就是10年。2020年春节,他回家过年,突然间发现父母已经那样地苍老,那样地希望他能留在身边,于是他决定不再出去了,就在家里发展,方便照顾父母。可是在家能做什么呢,他考虑再三,认为田湾那个地方,别的东西没有,但青草却很多,养牛应该不成问题,加上2020年猪肉涨价,其它肉类也涨价,就更加增强了他养牛的信心。于是,他将自己打工积攒下来的70多万元用来做投资,修了个占地3000平米共155个圈舍的养牛场,同时成立了喃菁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6月开始买了70条半大母牛饲养,牧草在自家地里种,精料是自家的苞谷,才半年,小牛就长成了大牛,母牛开始产仔,到2021年上半年,大牛小牛就共计变成了131条,他只将4条不下仔的大牛和7条公牛卖了,由于他喂的牛又大又肥,11条牛就卖了20多万元。他又对牛舍进行扩建,没有地基,就在原圈舍的顶上重了2层上去,这样他的养牛场就变成了三层共655个圈舍的半自动立体养殖场。

到近日兴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金燕和种、养殖技术专家郎元兴和韦仕文去他家回访时,他已经发展到了大大小小460条牛。总价值超过800万元,俨然成了兴义市的养牛大王。固定工人8人,每月工资4500元,村民们的玉米杆、麦杆全部被他收购来做饲料,增加的村民们的收入。

“我现在最大的担忧是牧草供应不上,我家自己种的牧草,还不够10条牛吃,全村人种的牧草和节杆也只够一半的牛吃,还有一半的牧草要到外地去买,运费实在太高了。”张秘源跟几位专家说。几位专家的到来,就是要帮助他出谋划策,从理论上解开他的困惑。养殖专家韦仕文在了解张秘源的牛舍、规模、饲料等相关问题后说:“先不要急着扩大养殖规模,因为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万一你运不进来牧草怎么办?运不出去牛肉怎么办?等疫情缓解一点后再说。另外,你这些牛舍都没有纱窗,而孺牛和产房都在三楼上,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蚊子都会对孺牛造成威胁。” 当张金燕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张秘源说想把牛粪生产成有机肥,把牛肉做成知名品牌,实现从养殖到肉食品销售一体化。

张金燕一行的到来,主要目的是对2021年兴义市高素质种、养殖技术及合作社管理人才培训对象进行回访,张秘源是回访对象之一。2021年,兴义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及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服务农民学员,服务产业为宗旨,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分层分批共培训学员425人。参培人员享受为期1年的后续跟踪服务(回访)。服务方式为“一对一、一对多”形式,通过实地入户,对每位学员不少于4次的产业管理及技术指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回访了张秘源后,又回访了朱成华。

下午3点,张金燕一行来到了兴义市南盘江镇田寨村未桥组朱成华的芒果园。满山遍野的芒果树碧翠欲滴,让人心花怒放,仿佛眼前就是又大又红的芒果。据朱成华介绍,这遍芒果园,原本是兴义市林业局的国有土地,共计500亩。2015年由林业局种植成芒果树,2019年开始挂果,由于地处南盘江江边,海拔较低,气候较热却雨水充足,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生产的芒果正是每年8月成熟,这时广西的早芒果已经吃完,云南的晚芒果还没成熟,刚好可以卖出好价钱。朱成华从2019年承包以后,每年收入在200万元左右。除去请农民工除草、施肥、修枝、套袋以及运输成本,还可以净赚约100万元,成了当之无愧的芒果大王。

但是,种植专家郎元兴查看了这些果树后,很遗憾地告诉朱成华:你这些芒果树,修枝太不到位,中间的树枝根本就没有修到,看似长势很好,但由于枝条太多太密,果实并不大个,在市场上就卖不了高价,今年已经开花了,注重保花保果,今年采摘结束后,一定要认真修剪,不然下一年果实会更小个,产量也会锐减。朱成华虽然也参加了2021年的培训,但对于芒果的修剪技术还掌握得不好,因此在请人做修剪的过程中,没有把技术要领告诉工人,导致了郎元兴为他补课。

通过回访,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存在着很大差距,回访、补课,意义重大而深远。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兴义市第六中学  陈永贤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上千元现金被老鼠咬坏!看这家农商银行怎么做?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